我來告訴你碳排放管理師證如何報名,報考要求較往年有何變化!
【摘要】2022年碳排放管理師報名陸續開啟,如何報名呢?如果想要參加這個考試,首先需要了解這個考試。三考網碳排放管理師頻道為大家帶來“我來告訴你碳排放管理師證如何報名,報考要求較往年有何變化!”,幫助大家了解2022年碳排放管理師考試。
碳排放管理師為什么突然火了?
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顯而易見,既然國家提出了這個政策,就需要專業的人來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而從事碳中和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就是碳排放管理師,因此這個職業必將大火。
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碳排放管理員的職責更加重要,不僅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盡快實現“碳中和”,各大企事業單位也更需要這樣的人才,對自己企業的碳排放量進行監測、核算以及交易。目前我國對于碳排放管理師共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 初級碳排放管理師 ,中級碳排放管理師和高級碳排放管理師 。
全國統一碳市場運行后,將有多企業納入控制和排放體系。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依托能源局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臺核定和簽發綠證。二是核發對象,列入財政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的陸上風電和光伏電站,對尚處于產業化初期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的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太陽能熱發電仍延續目前標桿電價的扶持體系。三是核發標準。按照1個證書對應1兆瓦時結算電量標準,向企業核發相應證書。綠證價格不高于證書對應電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金額。四是交易方式,包括臺掛牌出售,線下雙邊交易,長期等形式。出售證書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用戶認購的綠證不得再次出售。2019年。提出對價上網和上網項目頒發綠證,通過綠證交易可獲得合理收益補償。
碳排放管理師是指從事企事業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核算工作組,確定核算邊界,確認排放源和氣體類型,識別流入和流出邊界的碳源和類別,收集和獲取活動水平數據,選擇和獲取排放系數數據,計算排放量,編制核算報告,提交核算數據和材料,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術工作組,審查文件,建立現場核查小組,實施現場核查,發布《核查結論》,通報核查結果,保存核查記錄。在碳排放管理體系助力中國實現“雙碳”戰略的同時,新興的專業“碳排放管理師”也將繼續得到行業的認可和重視。以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為目標導向,碳排放管理師將以自身專業素養成為推動新時代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報考人群:
碳排放管理師職業化培訓和考評針對人群廣泛,包括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術等應(往)屆畢業生;從事能源、環境、循環經濟教科研單位的相關領域技術、工程人員、節能相關領域人員和有志于從事碳排放管理的各類人員等
考試是采取線上考試
碳排放管理師專業技術人員考試采取線上機考形式,其中碳排放管理師考試內容包含《碳排放理論》和《碳排放管理實務》兩部分。綜合為一-張進行考試,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簡答題組成,滿分為150分,90分以上視為考試合格,終成績換算為百分制。
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第三周周末進行考試,考試全程人臉識別,考試電腦需要配備攝像頭
碳排放管理師報考條件:
1、初級碳排放管理師(應滿足以下條件):
1.具有高中或中等職業教育(或同等學歷),從事相關職業3年以上,并在正式培訓后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2.大專以上學歷,從事本職業1年以上,經培訓達到規定標準課時。
2、中級碳排放管理師(應滿足以下條件):
1.取得初級碳排管理師證書后,從事該職業2年以上,經過正式培訓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2.具有高中或中等職業教育(或同等學歷),從事該職業5年以上,并在正式培訓后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3.具有學歷(或同等學歷),從事該職業3年以上,并在正式培訓后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4.具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從事該職業1年以上,并在正式培訓后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3、高級碳排放管理師(應滿足以下條件):
1)取得中級碳排放管理師書后,從事該職業3年以上,經過正式培訓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2)大專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申請前從事該職業4年以上,經過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課時。
3)具有學士學位或以上(或同等學歷),申請前從事該職業2年以上,并在正式培訓后達到規定的標準學時。
4)擁有研究生學位(或同等學歷),在申請前從事該職業超過1年,并在正式培訓后達到規定的標準課時。
5)能源、環境和循環經濟教育科研機構相關領域的技術和工程人員、節能環保交流相關人員等。
碳排放管理師
碳排放咨詢師工作內容較為廣泛,可以涉及碳資 碳排放管理師是指從事企事業單位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咨詢等工作專業技術人員。
“雙碳目標”是我國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的變革,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為順應時展要求,培育合格的碳排放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助力我國“雙碳目標”早日達成。中國科人才交流開發中心、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國鑒人才測評技術有限公司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以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持續穩定地為低碳領域輸送“新鮮血液”,為用人單位培育高技能實用型專業人才。
?碳排放資訊
為保障碳排放相關數據準確性和真實性,依據《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京政發〔2014〕14號),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立了核查報告考評機制。根據我局《關于做好2021年重點碳排放單位管理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京環發〔2021〕8號)(以下簡稱《2021年碳市場工作通知》),第三方核查機構要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開展碳排放核查,確保數據準確性和真實性,并提交高質量核查報告,對于經專家評審及抽查發現核查過程和結果存在問題的第三方核查機構,我局將予以通報并要求其改正。現將我局對2021年參與北京碳市場工作的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工作質量評估情況通報如下。
一、核查報告獨立專家評估情況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獨立專家組,按照《核查報告專家評分依據》,對參與2021年北京試點碳市場碳排放核查工作的25家核查機構提交的829份核查報告進行了評估,總體工作質量較好,能夠滿足有關要求。總體上核查報告邏輯清晰、格式規范完整、核查數據質量高,綜合評分超過90分的核查機構評定為“優”;核查報告總體邏輯清晰、核查數據可信,但存在核查邊界不明確、對排放設施描述不完整、部分章節結論不清晰,綜合評分在80-90分的評定為“良”;80分以下的為不及格。經評估,共有21家核查機構獲得“優”,4家核查機構獲得“良”,各核查機構具體評估結果詳見附件1,《核查報告專家評分標準》見附件2。
二、核查報告抽查評估情況
2021年,我局組織第四方抽查機構對180份核查報告進行了抽查。依據《2021年碳市場工作通知》,對于抽查和核查排放量差異超過1000噸或占排放單位總排放量10%以上的核查報告退回并予以公示,退回的報告均已按要求完成修改。
(一)中節能咨詢有限公司負責編制的某物業公司核查報告,核算邊界的確定與最新要求不符,未按規定核算代收代繳電力間接排放量,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實際情況差異超過1000噸;同時還存在對某熱力公司活動水平數據確認不清的情況。
(二)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編制的某物業公司核查報告,對企業排放邊界識別錯誤,未按規定核算代收代繳電力間接排放量,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實際情況差異超過1000噸;同時還存在對某通信公司數據中心和非數據中心邊界確認不清的情況。
(三)中標合信(北京)認證有限公司出具的某公司核查報告,對企業排放邊界識別錯誤,未按規定核算代收代繳電力間接排放量,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實際情況差異超過1000噸。
三、核查報告中存在的典型問題
核查報告主要典型問題如下:
(一)核算邊界一致性存在不足。一是履約年度和基準年邊界不一致,對重點排放設施或場所變化情況漏報或誤報導致邊界錯誤;二是對代收代繳情況處理有誤(如重點碳排放單位開展代收代繳的對象為非重點碳排放單位,則需要納入核算邊界),導致企業排放量核算錯誤。
(二)活動水平數據核算有誤導致排放量計算錯誤。漏算發票導致分月度電力統計存在錯誤。
(三)核查報告和信息把關不夠嚴格。核查報告不規范、不完整,企業配額調整申請材料把關不嚴,核查填報信息初審不嚴格。部分供熱企業核查機構未按照要求提交關鍵數據支撐材料,出具的核查報告質量較差。
以上內容就是“我來告訴你碳排放管理師證如何報名,報考要求較往年有何變化!”,更多碳排放管理師考試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碳排放考試頻道!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