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聚焦秋冬季大氣污染物排放特點,開展第七輪專項執法
日前,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開展第七輪市級“點穴式”執法專項行動。首日共發現各類環境問題9個,均在現場要求整改并移交屬地辦理。
本次“點穴式”執法聚焦秋冬季大氣污染物排放特點,綜合考慮全市空氣質量細顆粒物(PM2.5)濃度排名、第三季度產業園區或集聚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結果,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房山、大興、昌平、順義、平谷、延慶區各選擇排名靠后的1個街道(鄉鎮),開展為期1周的全面檢查。
行動首日,共檢查各類企業和點位63個,發現各類環境問題9個,主要涉及餐飲油煙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裸露地面揚塵管控不到位等幾個方面,均現場要求整改并移交屬地辦理。
城區郊區聚焦不同重點問題
執法人員針對城六區、郊區和城鄉結合部不同污染特點,有重點的開展檢查。城六區主要聚焦餐飲油煙排放問題,結合居民投訴舉報問題線索,重點對大型商業中心、餐飲集中街巷等區域開展“點穴”,檢查餐廳在營業過程中是否存在油煙凈化設施空殼、未開啟等情形造成的油煙直排行為。郊區主要聚焦工業VOCs排放問題,重點對工業VOCs高值區等區域開展“點穴”,檢查處理設施是否正常使用等。
針對不同污染源采取差異化檢查方式
在固定源方面,通過自動監控系統、餐飲用電監控平臺等在線數據縮小檢查范圍,再安排執法人員到鎖定范圍進行現場檢查,實現“由面到點”的科學排查和精準執法。在移動源方面,加強入戶執法檢查,對車輛尾氣排放情況進行檢測,嚴查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問題。同時,針對部分區域污染物濃度存在“夜高晝低”的特點,在白天巡查的基礎上,還重點檢查夜間時段的工地揚塵管理、工業企業生產、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等情況。
截至11月底,全市生態環境部門今年共立案處罰近1.9萬起。其中,固定源立案處罰5149起;移動源方面,入戶查處超標重型柴油車1.17萬輛次;查處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非道路移動機械2048臺次;查處檢測場違法行為19起。此外,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560起,其中查封扣押案件525起,停限產5起,移送行政拘留14起,移送犯罪16起。
下一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將繼續落實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要求,強化季節性污染源執法監管,依法嚴格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