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嚴格落實預警強制性減排措施
截至目前,泗縣PM2.5平均濃度為39.8ug/m3,較去年同期(44.5ug/m3)下降10.6%,空氣質量指數排名全市居首。
一是減污管油。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行動,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加強重點企業監督管理,涉氣重點企業已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并聯網,對60余家企業用電情況進行精準管控。督促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污染治理設施設備升級改造;積極開展揮發性有機物防控工作,常態化開展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監督檢查,規范汽車修理行業,全縣28家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已全部投入使用,涉及噴漆的汽車修理廠全部設置專門噴漆房,安裝收集吸附裝置。
二是壓減燃煤。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嚴格實施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禁止新建企業自備燃煤設施。嚴格控制全縣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將禁燃區監管納入環境監管網格,嚴肅查處違反禁燃區管理要求行為。依法依規查處非法銷售使用非清潔散煤等行為,取締城區5處禁燃區非法經營散煤點。
三是動態控車。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開展大貨車“冒黑煙”專項整治行動。嚴格渣土運輸源頭監管,全面推進城區建筑垃圾運輸車輛GPS監控、數字化監控平臺,實現監督與現場人員執法“無縫對接”和運輸車輛“兩點一線”運輸過程全程監管,做到凈車出場、密閉運輸;進一步規范渣土公司6家,渣土運輸車179輛,全部升級為新型智能環保車輛;加強非道路移動源污染防治,查處各類拋灑、遺漏車輛30余起,清除道路污染70余處,對2家道路保潔不到位的建筑工地實施處罰,下達整改通知46份,宣傳教育500余人次。
四是清源治塵。加強建筑施工、道路、砂石料場、物料堆場等重點領域整治,落實抑塵措施,建立健全施工揚塵動態監管清單,全縣54個在建項目全部達到揚塵防治“六個百分百”要求;強化移動源治理,高標準提升除塵裝備能力。配備霧炮機、灑水車,安裝車輛自動沖洗平臺、塔吊和道路噴淋等設備,48個50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工地安裝了在線監測和遠程視頻監控,并與主管部門聯網,實行揚塵遠程視頻監控,對10家揚塵管控不到位的建筑工地進行立案查處;落實“水洗泗城”,提高道路清掃和沖洗保潔作業標準,主要區域城市道路,堅持每日灑水不少于10次,實施區域霧炮和灑水不間斷作業,優化道路灑水沖洗保潔作業流程,實行全覆蓋、全天候循環洗掃、降塵、保潔。
五是禁燒管面。嚴控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對轄區內秸稈禁燒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實現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嚴格控制煙花爆竹燃放,實施建成區全時段禁售禁燃禁放煙花爆竹,對非法制販、運輸、儲存、燃放煙花爆竹等違法行為及時依法嚴厲打擊。開展餐飲服務單位油煙污染整治聯合執法檢查,對城區1255戶餐飲服務場所油煙凈化設施進行清理登記,通過餐飲油煙智慧管理平臺系統實時監控設施運行狀況,實現智慧監管。
六是聯動應急。積極響應全市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及時啟動預警。嚴格落實預警強制性減排措施,成立8個專項督查組,對城鄉工業企業、建筑工地、道路施工、餐飲油煙等開展督查。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清單,將146家涉氣企業納入清單范圍,依據《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制定應急分級減排措施,避免“一刀切”。
相關文章: